<progress id="xvphb"><u id="xvphb"></u></progress>

    <track id="xvphb"><i id="xvphb"></i></track>

    <strong id="xvphb"></strong>
    <track id="xvphb"><em id="xvphb"></em></track>

      <span id="xvphb"></span>

        央媒省媒看鹽城第四十六期

        2023-02-19 15:52 來源: 我要評論0 字號:
        【導讀】 這支巡護“小分隊”由12人組成,分成三班,日復一日,沿著條子泥40公里長的海堤來回巡邏,捕捉濕地上可能威脅到鳥類、麋鹿等動物安全的“蛛絲馬跡”

        2月13日 CCTV-13

        江蘇省首個現代化海洋牧場濱海陶灣海洋牧場一期工程竣工

        近日,江蘇省內最大的海洋牧場——陶灣海洋牧場多功能綜合平臺灑下實驗性苗種——五萬尾黑鮶魚苗,這意味著江蘇省首個現代化海洋牧場一期工程竣工,正式投苗試養。央視新聞頻道關注此事。

        2月13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居家到社區、由線下及線上,各地加快推進適老化改造

        ——“小改造”承載“大幸?!?/p>

        2月1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文章《從居家到社區、由線下及線上,各地加快推進適老化改造——“小改造”承載“大幸?!薄逢P注亭湖區適老化改造工作。

        2月15日 新華日報

        送戲上天打造“星空劇院”

        九天仙女飛臨東臺西溪古鎮

        “浪漫牽手的董永七仙女”(打一傳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春軒塔”(打一武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打一名人)……當500架無人機以天為幕、以光為筆,在夜空掛出巨大的元宵燈謎,一場現代高新科技與傳統非遺激情碰撞的“星空燈謎秀”穿越時空,將元宵傳統文娛活動猜燈謎秀出新高度。元宵驚艷八方客,古鎮西溪瞬間火出圈。

        鹽城市委八屆四次全會提出,要積極發展文化新業態、文化消費新模式,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東臺市的西溪古鎮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城市的文化客廳,在新起點上如何搶占文旅深度融合的全新賽道?東臺西溪旅游文化景區黨工委書記張萬源介紹,西溪以文化為根,以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本,在不斷探索中創新對傳統文化的表達。

        地上花燈,天上煙花和無人機秀,光影盛宴不夜城讓市民和游客意猶未盡。游園踩街、《天仙緣》實景演出,古鎮在節日中展示出傳統文化新魅力?!霸澥蔷皡^的絕好機遇,傳統節慶要辦出新意,我們需要一場不一樣的文化輸出?!本皡^管委會副主任陳莉說,這場“春節中國味,西溪最熱潮”活動追求的不僅是熱鬧,還有新意和爆點。

        策劃團隊原本想做一場煙花秀,用煙花在夜空“打字”,但試演時發現技術難度大、成本高,而且效果不佳——簡單的字容易識別,復雜的字在天空稍縱即逝。最終,大家把眼光落在無人機上。無人機表演如今并不稀罕,如何做出新意考驗著團隊的創新能力。西溪人有個大膽的想法:把燈謎掛上天。這樣不僅能把元宵節和西溪元素嫁接進來,與游客的互動性也更強。

        要打出識別性更強的圖案,僅靠景區的120架無人機仍難做到。很快,西溪的戰略合作伙伴省演藝集團伸出援手,集團黨委委員計華提前三天,帶著500架無人機前來支持這場“星空燈謎秀”。元宵節當晚,西溪城墻廣場上,摩肩接踵的游客仰望夜空,興趣盎然地參與猜謎,在互動中對西溪和東臺有了更多了解。

        “許多無人機表演目前還停留在孤獨的畫面展示階段,我們這次在東臺首推‘藍色星空劇院’,通過設置人機的視角,讓觀眾與無人機沉浸式互動?!庇嬋A始料未及的是,“藍色星空劇院”的首次試飛,就以劇院的藝術性和與觀眾的互動性引爆全場,“沒想到市民和游客蜂擁而至,當天自媒體的轉發量數不勝數?!?/p>

        “仙女就應該從天上飛下來!”參與《天仙緣》實景演出策劃的景區管委會副主任夏振華說,正是這句話打開了思路,人們最本真的認知是“活化”神話故事的最好形式?!帮w天”就要“送戲上天”,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結合,西溪景區攜手專業團隊,僅用30天就打造出實景演出大戲《天仙緣》,“講活了”神話故事,也博得市民和游客的眼球,演出現場一票難求?!霸囁背晒?,團隊不斷復盤求新,推出2.0版本,增添舞美、升級劇情、設置互動,演出的制作更進一步。今年央視春節戲曲晚會,《天仙緣》藝術團隊還受邀參加錄制。如今,西溪景區復制經驗,推出新劇《尋仙緣》,場場爆滿。

        景區的個性化顯得尤為重要。西溪景區根植文化沃土,厚重的文化積淀讓西溪錨定“藍色星空劇院”新賽道,把獨具特色的文化IP真正搬上天空大屏幕。以文化為根,西溪景區不斷厘清發展思路、弘揚文化因子,廉政文化、紅色文化、愛情文化、鹽文化在這里得到傳承。新起點上,“西溪故事”將越講越精彩。

        2月16日 日本《中文導報》

        江蘇“建湖雜技”文化惠民“不打烊” 年均惠民演出300余場

        2月16日,日本《中文導報》江蘇專版,以《江蘇“建湖雜技”文化惠民“不打烊” 年均惠民演出300余場》為題,宣傳推介建湖,講述非遺藝術——“建湖雜技”不斷創新創作、“爆款”連連、開放惠民的故事。

        一手持著兩根細竿,竿上頂著兩只碟子,輕輕搖動手腕,碟子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旋轉不停。2月4日上午,位于江蘇鹽城的“建湖雜技傳承基地”排練廳內,江蘇省雜技團的演員們正在認真排練雜技詩劇《四季江淮》。這個已經在蘇州等地成功演出20多場的“爆款”劇目,將在建湖縣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濃情上演,讓家鄉觀眾領略“建湖雜技”的藝術魅力。

        建湖縣是“中國雜技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敖ês技”有著2000多年的傳承發展史,融剛勁粗獷與柔美雋秀于一體,寓高難技巧于輕松、活潑、精巧的動作之中,同時借鑒舞蹈、體操等姊妹藝術,成為中國南派雜技的代表。

        晃圈、倒立、彈球、爬桿、翻跟頭、轉碟……每天上午8點,演員們便開啟了一天的練功日常。在排練廳內指導演員練習的江蘇省雜技團團長助理、青年編導王碩告訴中新網記者,演員們分成三隊訓練,年齡最小的演員才8歲?!按蠹颐刻煲鲈绻?,練腰腿和跑步,然后開始日常的動作訓練,晚上還要進行體能訓練和文化課學習?!?/p>

        三十出頭的王碩是個山東姑娘,因為參演江蘇省雜技團劇目《小橋 流水 人家》而留了下來。從演員到編導,再到團長助理,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王碩坦言,江蘇省雜技團非常注重人才培養,出臺了推動隊伍傳承發展的多項激勵機制,在這個平臺上,每個演員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大提升。

        2022年,以頂功見長的王夢塵表演的原創雜技《煉——倒立技巧》成功摘得中國雜技比賽最高獎“金菊獎”。年僅16歲的她沒有飄飄然,仍然堅持每天練功?!耙惶觳痪氉约褐?,兩天不練老師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苯叹毑芾偻嘎?,王夢塵每天要負重20斤訓練8個小時,現在她正在加緊訓練增加了難度的《煉——倒立技巧》,向世界雜技最高獎項“金小丑獎”發起沖擊。

        在一般人看來,雜技演員常年練功是非常辛苦的,然而20歲的小伙鄭超帥卻不這樣認為。他說,小時候把苦頭吃了,現在的自己技術日臻嫻熟,彈球、花式竿、空竹等樣樣在行,經常登臺表演,享受藝術的美妙,更能從觀眾的鼓掌叫好聲中體會到成就和幸福。

        鄭超帥和同伴經常參加江蘇省雜技團組織的惠民演出活動。據江蘇省雜技團副團長金重慶介紹,今年春節期間,該團優選演員、優選節目在九龍口旅游度假區為往來游客演出42場次,還組織節目到各鎮(區)景區景點駐場演出達30場次。

        “我們連續7年舉行‘建湖雜技村村到校校到’‘建湖雜技周末劇場’品牌惠民活動項目,年均演出300余場次。全縣各村(居)、中小學,每年至少演出一場雜技晚會,每周六、日在縣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2場雜技晚會或劇目?!苯鹬貞c說,這兩項惠民活動項目已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成為建湖文化的重要品牌活動。

        “雜技藝術來源于人民,也服務于人民?!苯êh文旅局副局長、江蘇省雜技團團長吳其凱說,江蘇省雜技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扎實踐行雜技文化為民利民惠民的社會職能,將“建湖雜技”打造成創優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助推器。

        在建湖,雜技不是關起門的藝術,始終與民眾“零距離”。在縣城希望廣場、市民廣場等處,每周末晨練的人群中經?;钴S著雜技團演員的身影,他們不僅為市民演示動作技巧,還樂于和一些“民間高手”切磋技藝。在全縣53所學校,雜技教練和優秀演員深入課堂,為學生講解雜技基礎理論知識,進行基礎技術技巧的輔導,每年累計達30課時;雜技團還與湖陽路小學等8所學校在校園內共建非遺雜技藝術長廊,圖文并茂地普及雜技知識和基礎技術動作演示等?!敖ês技傳承基地”在周末及節假日對外開放,吸引不少雜技“粉絲”前來參觀、體驗,了解雜技人的臺前幕后。在“線上舞臺”,江蘇省雜技團舉辦或承辦的演藝活動進行網絡直播,同時將一些精品劇目、節目放到公共文化云上進行推廣展示。

        江蘇省雜技團勇于惠民開放的底氣,來自節目的不斷創新創作。2008年以來,該團創新把雜技藝術與詩詞、舞蹈、戲劇等藝術相融合,先后創作了4部大型舞臺劇、80多個小型節目。吳其凱認為,文藝院團一定要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只有打造出精品力作,才能創塑“建湖雜技”品牌,才能更好地活態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發展好“建湖雜技”這個非遺項目。

        吳其凱說,惠民演出是雜技團自加壓力的工作,不做表面文章,更不糊弄老百姓。參加“村村到”演出的演員不少于20人,每場演出不少于1.5個小時;“周末劇場”的每場演出結束后,隨機邀請5位觀眾對節目進行評價,虛心聽取觀眾的意見。所有惠民演出的節目也是年年更新,決不讓觀眾看過去看過的節目。

        2月16日 新華日報

        鹽城實招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手機越來越“輕” 工作越來越實

        QQ、微信、釘釘群里的“微指令”,五花八門的APP發通知、報數據、填報表……“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是基層干部反映強烈的負擔之一。2021年以來,中央多次強調,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規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切實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問題?!叭簛砣和奔m治如何?基層干部的手機“輕”了多少?記者春節后來到鹽城基層實地采訪。

        28個工作群優化整合成4個

        “大事小情,現在一個群一覽無余?!丙}城市亭湖區毓龍街道洋西社區黨委書記柏漢芳翻開手機,微信標簽工作分類中僅有4個群,分別是綜合群、民政群、街道群、黨建群。

        3年前,柏漢芳的手機里有28個工作群,僅涉及民政工作的就有低保群、殘疾保障群、尊老金群、尊老金家屬群?!懊刻煲貜蜕习賯€‘收到’,還有各個條線的政務APP,手機從早到晚響不停,睡覺都要放在枕頭邊?!卑貪h芳算了一筆賬:一個群每天發10條消息,每條消息預覽回復1分鐘,一天下來,有4個半小時耗在微信群。

        “指尖”減負,首先是數量減下來?!拔覀冋{研發現,政務新媒體、政務APP、公務工作群組普遍存在管理把關不嚴、賬號多頭重復等問題?!丙}城市委督查室主任王天驚說,“指尖”減負的第一步就是整合優化、遷移關停政務新媒體,通過聘請第三方機構,鹽城對政務新媒體進行深度排查,對隱瞞不報、整改不力的予以通報曝光。

        省市縣聯動、同步清理。截至去年底,省市兩級共清理政務新媒體1681個,關停政務APP126個,撤銷公務工作群組11240個。

        減量,不是簡單地“一刀切”?!耙獪p負也要提效?!丙}城市亭湖區副區長劉瑋介紹,對于“僵尸類”“空殼類”“功能重復類”的政務APP、工作群等,堅決予以清理;對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眾辦事的工作群組,該組建的予以組建,該保留的予以保留。

        從“群里吼”到“實地走”

        “王大媽,鄰里中心二期快建好啦,您有啥建議???”1月31日上午10點,鹽城市鹽都區鹽龍街道健仁社區,幾位老人圍坐曬太陽,社區黨總支書記韓劍琴上前招呼道。

        從“群里吼”到“實地走”,在社區工作20多年,韓劍琴見證了政務新媒體從方便基層干部的工具變成新煩惱新負擔?!鞍迅鄷r間和精力從‘指尖’轉到為居民、企業提供服務,是基層干部最迫切需求?!表n劍琴說。

        減負效果好不好,百姓感受最直接?!耙郧耙轿⑿湃豪镎視?,現在書記經常出現在我們身邊?!苯∪噬鐓^居民朱兆明說。這個擁有6000多人的社區,居民代表經常受邀參加多方聯席會議,面對面向社區負責人反映訴求。

        “從‘鍵對鍵’到面對面,基層干部和百姓的關系更近了?!笔∥h校社會和文化教研部教授倪洪蘭調研發現,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深入推進為基層減負工作,通過平臺治理與信息整合,基層干部數不勝數的工作群和種類繁多的APP等信息平臺的數量有所縮減,不僅工作效能提高,也能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為民解憂紓困的實事上來。

        四級審批流程一小時完成

        減負不等同于工作減量、降低標準,而是代之以更加專業、高效、人性化的工作機制。采訪中,韓劍琴拿出手機現場演示:小區申請保潔員用工2人,通過小微權力智慧監管平臺APP報批后,不到一小時,四級審批完成。而此前,這套審批流程需要提前在微信群溝通,然后現場找上級部門層層審核簽字,一套流程下來要花大半天。

        “這套村級事務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控程序,經重新開發整合后,成為集微信、網站、APP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應用平臺?!丙}城市鹽都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祁國成說,目前,平臺已完成10個類別37條小微權力清單整合,將村級事務清單與“最多跑一次”改革權力事項、政策供給、流程環節同步銜接,與相關職能部門服務事項、措施內容、運行步驟無縫對接。

        鹽都小微權力智慧監管平臺的整合升級,是全省政務新媒體減負提效的縮影。省委編辦開發推廣“基層審批服務綜合執法一體化平臺”,整合基層21個系統平臺、77個政務APP,省政務辦推動建成國家、省、市一體化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實現60家省級部門數據共享,相關數據一次錄入、多方共享。

        倪洪蘭認為,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不僅要做“減法”,更要將端口前移,給新型信息平臺的創建設置門檻和預期目標,預防平臺濫用。同時,基層干部應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順應信息化發展態勢,加強數據平臺建設,增進民生福祉,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2月17日 新華社客戶端

        起筆“一城五園”鹽南高新區“拼”出現代化新圖景

        鹽南高新區在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的起步之年,正把“一城五園”作為“破題之鑰”,一步一個腳印把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鹽南新篇章開好局起好步。新華社客戶端報道這一生動場景。

        2月19日 人民日報

        保護濕地的年輕人

        在鹽城有一群人以一顆赤子之心守護珍稀鳥類,守護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境。19日《人民日報》大篇幅關注守護在鹽城的這群年輕人。

        習近平主席2022年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致辭時指出,我們要深化認識、加強合作,共同推進濕地保護全球行動。

        位于江蘇沿海的鹽城,擁有582公里海岸線、76.97萬公頃濕地,孕育著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面積最大、生態保護最好的海岸型濕地,獲評國際濕地城市。日前,記者采訪了3位在這里保護濕地的年輕人,聽他們講述自己揮灑青春熱血、為修復濕地生態所做的努力。

        李征浩:

        因為熱愛  所以堅持

        清晨,一輪紅日徐徐升起,遼闊的黃海濕地上,成群的丹頂鶴、灰鶴、東方白鸛翩躚起舞。這里是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珍禽保護區”),也是“東亞—澳大利西亞”數百萬候鳥遷徙途中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

        “走,帶你去看野生丹頂鶴!”一輛沾滿了泥漿的皮卡,一個帶著三腳架的望遠鏡,一臺長焦相機——這是珍禽保護區生態保育團隊成員李征浩的工作家當。1989年出生的李征浩是山西人,他和團隊的其他13位同事主要從事濕地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監測、退化濕地恢復等工作,鳥類多樣性調查和監測是其中的重要工作內容。

        “馬上就要看到丹頂鶴了!”沿著崎嶇的道路在緩沖區行駛,李征浩一看到映入眼簾的鳥類就興奮起來,“看,排著人字形的是大雁,左邊河里,體型較小的是反嘴鷸,旁邊那幾只大個頭的是綠頭鴨?!瘪側胍黄r田的盡頭,他突然停下了車,把單筒望遠鏡遞給記者:“你今天運氣不錯,那邊有4只丹頂鶴,兩大兩小,應該是一家?!?/p>

        “丹頂鶴奉行‘一夫一妻制’?!崩钫骱平榻B,每年我國約4/5以上的野生丹頂鶴在珍禽保護區越冬,有時候一天就能觀測到上百只野生丹頂鶴。

        “鳥類多樣性調查和監測工作具有很強的季節性。春節前這幾天趕上寒潮來襲,最低氣溫只有零下6攝氏度,但也正好是越冬鳥類多樣性調查和監測的工作高峰期,成群的候鳥大批來此越冬,我們每天必須起早貪黑,才能盡可能記錄到更多數量的鳥類物種?!崩钫骱聘嬖V記者,“水鳥調查時要看好潮水位,運氣好時在一個地方就能看到數萬只鳥,那畫面極其壯觀?!?/p>

        “看,這是我們組昨天的調查記錄表,有丹頂鶴、東方白鸛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有鸕鶿、豆雁等成千上萬的常見鳥類。我們昨天還幸運地發現了4只不太常見的青頭潛鴨,也屬于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月18日,農歷臘月二十七,距離春節假期只有兩天,李征浩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豐碩的工作成果背后是異于常人的艱辛付出。珍禽保護區人煙稀少、道路不通,夏天蚊蟲遮天蔽日,冬季海風冰涼徹骨,為了追尋鸻鷸類水鳥的行蹤,李征浩和同伴常常要一腳深一腳淺地深入海邊泥灘數公里,一天下來手腳麻木,渾身是泥。

        是什么支撐著李征浩和同伴們從事如此辛苦的職業?“因為熱愛,所以堅持。我雖然加入團隊才不到5年,但一入行就愛上了這個職業,而且打算一直干下去?!崩钫骱普f,“2018年9月,我剛到珍禽保護區報到,第一項任務就是參與鳥類環志工作,每天晚上要給幾百只鳥腳上套上標有編號的腳環,既要把腳環套上去,還要確保不能傷到鳥,工作強度很大。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鳥類,開闊了我的眼界?!?/p>

        辛苦工作之余,作為珍禽保護區為數不多的碩士研究生,李征浩不忘科技創新探索。目前,他作為主要發明人獲得授權濕地監測與保護的相關專利已有8項。近年來,他所在的團隊通過不斷完善科研監測體系,除開展鳥類四季動態監測外,初步補充開展了鳥類疫源疫病監測、底棲生物、水文氣象、海岸侵蝕淤積等生物、地理、環境要素基礎監測,積累并收集了保護區大量的本底資料及科研成果。團隊還創新監測體系,首次開展國內風電場鳥類雷達監測,首次開發濕地鳥類視頻監控智能識別系統?;谠搱F隊對濕地保護作出的突出貢獻,2021年團隊榮獲第十六屆江蘇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李征浩的家在鹽城市區,乘坐班車上下班單程要一個多小時?!斑@里雖然地處偏僻、工作條件艱苦,但是,我感到所做的工作很有意義?!崩钫骱普f,“我和同伴們將用青春和熱血,繼續為生態文明保護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p>

        劉彬:用腳丈量  用心保護

        距離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麋鹿保護區”)管理處還有幾公里,司機突然指著不遠處說:“快看,一頭麋鹿站在路中間呢!”發覺車輛駛近,那頭麋鹿不緊不慢地踱著步走進路旁的樹叢里。

        “你們遇到的應該是麋鹿保護區放養的野生麋鹿,有時會跑到附近的農田和公路上覓食?!甭犝f了記者的“奇遇”,麋鹿保護區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劉彬笑著說。

        1982年出生的劉彬是一位鳥類學博士,他自己也沒想到會同麋鹿結緣。2009年,麋鹿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安徽大學攻讀完碩士學位的劉彬跟著導師第一次來到大豐。他發現,麋鹿喜好生活的沿海灘涂也是鳥類棲息的天堂,便對這塊土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畢業后便決心來此從事科研工作,這一待就是14年。

        “我還清楚地記得,到麋鹿保護區報到那天,我一大早從合肥出發,一直到傍晚才到。當時這里非?;臎?,距離最近的鄉鎮有10公里,采購物品都非常困難。食堂只提供一頓午餐,早飯晚飯都得自己做。第一個月的工資發下來,連買件厚外套都不夠?!眲⒈蚧貞?,“但是興趣讓我留了下來,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保護區走了一遍,發現可研究的東西非常多,光鳥類就有200多種,足夠我研究一輩子了?!?/p>

        “劉彬是我們保護區的第一個碩士,一開始我真的沒想到他能留下來?!贝筘S麋鹿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王立波介紹,“劉彬工作后,以第一作者先后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關于麋鹿、鳥類等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論文10篇,其中科學引文索引(SCI)3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不少保護區的科研主要依托高校,而我們保護區在劉彬的帶領下,成立了10人左右的以博士領銜、碩士為主的本土科研團隊,形成了濃厚的科研氛圍?!?/p>

        2013年,劉彬任保護區安全保衛處處長,他解釋:“我這個保衛處處長,主要是負責巡護、救助野外受傷、被困的麋鹿?!?/p>

        麋鹿是我國特有物種,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曾繁盛地生活在沿海灘涂。1986年,麋鹿保護區正式建立,國家從英國重新引進39頭麋鹿,落戶大豐黃海灘涂。近10年來,麋鹿保護區的麋鹿數量不斷增加,麋鹿種群數量實現凈增5000頭,總量已突破7000頭,為人類拯救瀕危物種提供了成功范例。然而,隨著麋鹿數量激增,野外受傷、被困的麋鹿數量也不斷增加。據統計,保護區2017年至2019年共救助麋鹿400多頭,2020年至2022年每年平均救助麋鹿達370多頭。

        “救助工作有一個特點,就是24小時待命,晚上突發情況多,經常半夜十一二點,剛剛躺下睡著,那邊電話鈴就響了?!?021年5月的一個晚上,劉彬接到電話,有20多頭野生麋鹿誤入大豐港附近一個一公里長的排灌渠內,由于渠水較深,四周沒有緩坡,麋鹿無法自行上岸,時間久了會導致溺水。晚上8點多,劉彬等趕到現場,一開始借助消防救援梯,想讓麋鹿自己爬上來,可是動物們不配合。他們決定將麋鹿一頭頭麻醉后再拖上岸。穿上救生衣,坐上橡皮艇,劉彬專門負責向麋鹿吹麻醉針。

        “這可不是個簡單活,我趴在橡皮艇頭上,距離麋鹿還有五六米的時候它就很警覺,就得開始吹麻醉針,而且針一旦遇水就會失效,我們準備了幾十支麻醉針,到最后生怕不夠用?!眲⒈蚧貞?,被麻醉成功的麋鹿大約5分鐘以后開始出現搖晃、迷糊的行為,他們就趕緊鎖定目標,把消防隊提供的繩子套在麋鹿的脖子和腿上,迅速拉上岸。

        “一頭公鹿有500多斤,我們好幾個人費半天勁才能把它弄上岸,還生怕繩子把它勒傷了。上岸后趕緊注射解藥,5分鐘左右它就清醒過來,可以放走了?!钡人械镊缏菇饩瘸晒?,已經是次日清晨5點多了,劉彬他們乘坐的橡皮艇里灌滿了水,他們渾身濕透,累得筋疲力盡,但大家還是非常有成就感。

        今年春節假期,劉彬選擇了大年初二、初三值班,不過令他高興的是,那幾天沒有接到救助電話。今年,他準備將保護區對野生麋鹿網格化管理的調查情況整理出書,同時進一步做好保護區內的鳥類環志工作,并爭取對保護區的生態環境進一步調研?!坝媚_丈量,用心保護,我相信我們保護區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劉彬信心滿滿。

        姜文魁:退漁還濕  責無旁貸

        身為80后的東臺沿海經濟區條子泥濕地服務中心主任姜文魁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前10年和后10年從事的工作內容居然是完全相反的:從山東水利學校農田水利專業畢業后,剛工作的10年他是江蘇鹽城東臺弶港鎮水務站負責農田水利建設管理的工程員,負責圍墾灘涂;可自從10年前到東臺沿海經濟區管委會工作后,他的主要任務變成了退漁還濕,負責把圍起來的魚塘還原成濕地!

        春節剛過,東臺條子泥濕地的潮水漲了起來,成群的候鳥掠過海堤,落在“720高地”上——這是國內首個固定高潮位候鳥棲息地,是東臺沿海經濟區收回720畝魚塘、為漲潮時無處停留的鳥兒們打造出的一方樂園。東臺沿海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王衛國點開觀景臺電子屏上的“鳥臉識別系統”,就能隨意切換鏡頭,看到沿40公里海岸線安裝的317個高清攝像頭拍攝到的鳥類棲息實景,并自動識別所選的鳥類種類。

        姜文魁就是“720高地”的建設者之一?!斑@里原先是沿海集團承包給養殖戶的魚塘。2020年4月,我們對這720畝魚塘投入百萬元進行微地形改造、濕地修復、環境整治并實行封閉管理,吸引了小青腳鷸、勺嘴鷸等水鳥,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苯目榻B,720鳥類高潮位棲息地營造了三種生境:深水區、淺水區和光灘區。整個水體根據鳥類專家的建議,不定時進行更換。

        其實,剛到條子泥工作的時候,姜文魁跟多數漁民一樣不解:“這里漁業資源豐富,如果承包出去發展養殖業,經濟效益很可觀。政府為啥要把條子泥‘圈’起來,不但產生不了任何效益,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搞退漁還濕?”

        慢慢地,姜文魁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奧妙:“自從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越來越多的動物成了條子泥的???,每年都會迎來上百萬只候鳥駐足停歇,其中包括勺嘴鷸、震旦鴉雀、東方白鸛等近20種瀕危珍稀鳥類。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勺嘴鷸全球不超過600只,每年有近一半到條子泥來棲息、覓食、換羽。正是因為濕地生態修復得好,條子泥才會越來越受鳥兒們的歡迎?!?/p>

        作為條子泥濕地服務中心主任,因為常年要在濕地巡護,姜文魁曬得皮膚黝黑。這支巡護“小分隊”由12人組成,分成三班,日復一日,沿著條子泥40公里長的海堤來回巡邏,捕捉濕地上可能威脅到鳥類、麋鹿等動物安全的“蛛絲馬跡”。

        眼下,姜文魁最繁重的一項任務是治理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盎セ撞萆L的地方濕地板結,底棲生物遭到破壞,而底棲生物又是遷徙候鳥的重要食物來源。對付它目前沒有特別有效的辦法,主要靠人工、機械挖根深埋?!苯目f,“每年1至3月是清理互花米草的最佳時期,這種植物的生命力非常頑強,生長速度快,一旦發現必須快速鏟除,剛剛巡護隊友又在一片灘涂上發現了互花米草,我們要盡快趕過去清除掉?!?/p>

        “無論是退漁還濕,還是巡護海堤、清除互花米草,為的都是修復濕地生態,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苯目杏|頗深地說。

        2月19日 中國新聞網

        鹽城一司機一年救助他人14次:把每一天都當作學雷鋒紀念日

        19日,鹽城市民朱曉芹專程來到鹽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四分公司,將一面錦旗送到K4線公交車駕駛員孫偉手中,感謝他在危急之時伸出援助之手,讓她受傷的丈夫得到及時救助。

        原來,去年11月13日,孫偉駕駛公交車途經鹽都區大岡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路段,突然發現前方路口有一名中年男子躺在地上,旁邊停著一輛廂式貨車,一輛電動車倒在一旁。男子的頭部流血,看上去傷勢較重。當時孫偉的車上沒有乘客,他便選擇安全位置靠邊停了車,然后沖下車去救人。

        孫偉回憶說,傷者頭部流血,他把傷者抱在懷里,大聲呼救,并通過傷者的手機撥打其家人的電話,同時撥打了120和110。直到救護車趕到現場,孫偉才默默離開現場。事后,他沒有和任何人提起這件事。

        據鹽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四分公司營運經理韓建華介紹,今年41歲的孫偉于2014年加入鹽城公交系統,現在是K4線的線路班長。他愛崗敬業、熱情服務,在工作中遇到乘客有需要幫助的時候,都樂于伸出援手,僅2022年一年他就參與了14次救助,多次得到乘客的來信、來電表揚。

        “我是聽著雷鋒故事長大的,進入公交公司以后,得知單位也有很多先進模范,我便努力向他們學習,作為一名黨員,在群眾困難時刻就應該挺身而出?!睂O偉說。

        手握方向盤,安全系萬家。孫偉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車輛安全性能,每一趟車程都做到遵守交通法規,不超速、不加塞、不隨意變道,禮讓行人。多年來,他從未出過一次安全責任事故。

        在孫偉看來,公交車車廂雖小,但服務無限,司機語氣溫和,面含微笑,甚至一個關心的眼神,都能讓乘客感到親切和舒心。平時工作中,他把每一天都當作學雷鋒紀念日,將微笑和愛心獻給每一位乘客。老人上下車時,他多停一會兒;乘客沒有零錢時,他幫忙兌換;雨天行車時,他將車輛靠近站臺???,避免乘客淋濕……

        奉獻愛心,幫助他人,每當孫偉聽到他幫助過的人發自內心的一句“謝謝”時,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便油然而生。他說,“看到群眾的笑容,我覺得很滿足,所以我將繼續把好事做下去?!?/p>

        “孫偉幫助的對象,不僅僅是乘客?!睋n建華介紹,去年8月,孫偉將自己獲得的1000元見義勇為獎金委托家鄉政府捐給需要幫助的學生;今年1月,孫偉委托黨組織在阜寧縣蘆蒲鎮幫助尋找困難戶,捐出1000元,希望用這種方式將正能量傳遞下去。

        “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堅持,孫偉師傅的行為令人感動,我們也希望像孫偉師傅這樣的好人越來越多?!丙}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號召所有駕駛員向孫偉學習,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敬業奉獻,讓公交車這個窗口每一天都明亮耀眼。

        編輯:促織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東方生活報老爸老媽”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 眾報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

        關注我們

        • 微信

        • 客戶端

        推薦文章

        欧美老妇淫乱大全
        <progress id="xvphb"><u id="xvphb"></u></progress>

          <track id="xvphb"><i id="xvphb"></i></track>

          <strong id="xvphb"></strong>
          <track id="xvphb"><em id="xvphb"></em></track>

            <span id="xvphb"></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