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勝勢,鹽城奮進!
2023-04-26 17:39
來源: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融媒體記者 韓寶貴 王可馨 見習記者 殷俊杰
字號:
最近鹽城比較忙,繼在上海成功舉行鹽城(上海)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合作懇談會后,全球綠色能源龍頭企業通威集團、天合光能公司聯袂前來考察,百億級晶澳科技項目開工,德國巴斯夫、新加坡金鷹、以色列納塔力、美國偉事達、日本伊藤忠商事等跨國公司組團前來調研……鹽城空間、鹽城活力、鹽城機遇成為吸引眾多新朋老友共赴黃海之濱春天之約的重要原因。

有地有人有機遇
這是省委對鹽城發展優勢的最新評價
也是鹽城發展的
底氣所在、活力所在、潛力所在從昔日偏居一隅的荒灘薄地
到如今開放前沿的國際濕地
成為蘇北唯一的長三角中心區城市
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國際濕地城市、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等
世界級和國家級稱號
鹽城正在發生美麗的蝶變奮進新征程
鹽城正在厚積優勢向勝勢
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精神
和習近平總書記為江蘇
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擘畫的“路線圖”
聚焦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
發揮空間大、人才多、機遇豐的優勢
拿出勇當先鋒的勁頭
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
讓鹽阜大地迸發出
更加旺盛的生機與活力



土地,是國之根本。鹽城是一座歷經滄海桑田不斷生長的城市,至今每年仍向大海淤長1萬畝左右的土地。
長三角中心區城市群中,鹽城是后起之秀,但土地面積大、發展潛力大。在長三角中心區主要城市建設用地彌足珍貴的大背景下,鹽城全市陸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江蘇省第一,土地面積接近蘇錫常的總和,相當于三個上海,可容納投資額百億元級甚至千億元級的重特大產業項目。“沿海大空間”是鹽城發展產業的最大優勢、最大底氣所在。從空中俯瞰鹽城版圖,似一張拉滿弦的弓,蓄勢待發,充滿力量。“當初選擇把公司總部從昆山搬到鹽城,就是看中了這片投資熱土上潛力無限的廣袤空間?!苯K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陶龍忠動情地說,公司從2017年在鹽城投資建廠以來,產值連年翻番,2022年產值突破230億元,獲得蘇北首家獨角獸企業稱號,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高效電池制造商之一。鹽城不僅僅是潤陽的“福地”,越來越多的企業看中鹽城擁有江蘇最大、最有潛力的土地后備資源,是最綠的綠地、最藍的藍海、最熱的熱土。3月24日在上海舉行的鹽城(上海)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合作懇談會上,我市優選了華創光伏電池片、謐辰鋰電銅箔等洽談成功的12個重大項目參加現場集中簽約,計劃總投資167億元,其中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9個,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汽車零部件等領域。
千里海疆蘊藏著
取之不竭的清潔能源
海上風電并網規模
約占全國40%、全球10%
是長三角地區
首個“千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市域一馬平川、河渠縱橫,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宜農宜林、宜牧宜漁,可開發的農業生物資源豐富、選擇空間巨大,是農作物產量潛力最高的地帶。位于全球北緯30度兩側農業優勢區域,農業生態承南啟北,兼具濕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態系統,擁有沿海農業區、里下河農業區、渠北農業區三大農業區……1160萬畝耕地、4553平方公里沿海灘涂,鹽城是長三角地區面積最大、生態最好、體系最全的平原農業區。因此,農業大市鹽城憑借地廣空間大優勢,堅決扛起穩糧保供的政治責任,生產了全國1.1%的糧食、1%的肉類、1.7%的蔬菜、1.8%的水產品和2.6%的蛋類,成為長三角27個中心城市唯一農業總產值逾千億元的城市,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鹽城貢獻。鹽城還是江蘇省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廣、海洋資源豐富的城市,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獲評“國際濕地城市”,成為兩張耀眼的國際名片。城市的發展,歸根到底是人的發展。
在這里,千古名相范仲淹“筑堤捍?!?、千萬鹽民辛勤勞作、紅色鐵軍新四軍縱橫轉戰、8萬上海知青墾荒辟壤、19位“兩院”院士脫穎而出、“黃海明珠”人才雙向奔赴……自古至今,鹽阜大地人才輩出。“能夠工作生活在這樣一座有‘溫度’的城市,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碑厴I于上海交通大學的2021屆碩士研究生趙念友成為“新鹽城人”后回母校宣講時說。五湖四海聚人才
不拘一格用賢才
鹽城正努力打造一流人才的
匯聚之地、培養之地
和價值實現之地今年3月,我市啟動新一輪優秀青年人才引進工作,23個宣講組分赴全國60所知名高校開展招聘宣講活動,共計吸引13899人報名,崗位報名比例最高的達到了1∶204。此外,我市連續十二年舉辦沿海發展人才峰會,實施黃海明珠人才計劃、名校優生“匯鹽行動”,市本級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0%,是長三角地區投入比重最高的城市。“看到鹽城的路牌上有韓語,就像回到家一樣?!崩桓撸}城)精密樹脂制品有限公司品質部代理張海仁回想起自己初來鹽城,至今臉上仍然露出不可思議的驚嘆。去年KK-PARK公園開街,張海仁第一時間和朋友去品嘗了家鄉的美食,地道的美味成功打開這位韓國友人的“味蕾”。鹽城與韓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2017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中韓(鹽城)產業園。目前,韓國成為鹽城第一大外資來源國和貿易合作國。有1萬多名韓國友人常年工作生活在鹽城,宜業宜居的鹽城,正被越來越多韓國友人當作“第二故鄉”。鹽城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鹽城更出彩。注重人才環境打造,構建人才訴求“一窗受理”、人才服務“一站供給”、人才發展“一幫到底”的閉環體系,營造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和時尚多元的消費業態……鹽城正敞開胸懷、張開雙臂,熱情期盼世界各地各類人才。“凡事想在企業需求之前、工作趕在項目受阻之前、問題解決在企業抱怨之前,加快辦事‘速度’、提升服務‘溫度’……”4月21日,全市機關作風建設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要求把企業的呼聲作為工作第一信號、把企業的關切作為工作第一視角、把企業的認可作為工作第一標準,做到凡承諾必兌現、凡政策必須落實、凡訴求必回應,真正讓廣大客商在鹽城創業有信心、投資能放心、發展真安心。一個城市,能置身一個國家戰略已屬不易,鹽城卻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江蘇沿海發展、淮河生態經濟帶等多重國家戰略于一身,戰略機遇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
眾多戰略優勢疊加之下,鹽城如何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將機遇轉化為現實行動和成果?向北
將黃海新區建成
鹽城向海發展主陣地
向南
高起點推進
長三角一體化融合發展
“一南一北”兩大戰略載體
正拉開聲勢浩大的建設大幕海風陣陣、旌旗獵獵。4月19日下午3點,斯派賽斯號LNG運輸船順利完成接卸任務,在拖輪的牽引下緩慢駛離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接卸碼頭。自2022年9月26日投產以來,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已累計接卸13艘LNG運輸船,完成LNG接卸總量達87.86萬噸。大力發展以LNG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業,推動上下游配套產業集聚加持,黃海新區正御風而行,將綠色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為鹽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添磚加瓦”。總投資100億元的天合(大豐)儲能、總投資102億元的阿特斯儲能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蜂巢動力電池一期等重大項目竣工投產……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鹽城在主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以旺盛的市場需求、巨大發展潛力、牢固的產業基礎、完善的載體配套、優惠的投資政策,吸引眾多國內外企業前來落子布局,成為內外循環交匯、東西雙向聯動的重要節點。中韓(鹽城)產業園、滬蘇產業聯動集聚區、常鹽工業園區、蘇鹽沿海合作園區……從現實條件來看,鹽城集多方資源于一身,長三角創新思維、先進經驗、資源要素都在鹽城交匯,打造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優勢最明顯、基礎最完備、條件最合適。伴隨著空港、海港等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相繼建成,海陸空、公鐵水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更加完善,并且相互結合得越來越好,鹽城的開放能級載體平臺更加優越。特別是近年來鹽青、鹽徐、鹽通鐵路相繼通車,鹽城至南京直達高鐵又正式開通,鹽城到上海、南京、蘇州等城市的時間都大大縮短,更加有力保障了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要素流動。
“今年一季度,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42.1億元,占一季度計劃投資的111.7%,為奮力譜寫鹽城交通運輸現代化新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苯?,市交通局傳來利好消息。如今,南下融入長三角、北上連通環渤海、東進對接東北亞、西拓聯動中西部的全方位開放格局加速形成,“千里鹽城半日還”已經逐漸成為生動現實。2022年,全市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近萬億元,GDP突破7000億元,增速躍居江蘇第一。今年1至3月,全市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2669.7億元,同比增長15.9%;規上工業開票銷售2158.7億元,同比增長10.5%。一組組精彩的數據背后,折射出今天的鹽城,到處洋溢著勃勃生機、彰顯著獨特優勢、疊加著多重機遇,正處于展翅騰飛、跨越趕超的關鍵風口期。
編輯:于楠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
請輸入驗證碼